瀏覽次數:728by:聲得德國

張伯伯最近買了個助聽器,鄰居問他助聽器功能好不好,只見張伯伯高興的回答:好得很!我只要把它掛在耳朵上,不用打開,所有的人就都會對我大聲說話,我就可以聽得見了。根據統計,新生兒先天聽障比率約有千分之一至三,隨著老年人口增多,因老化而導致聽力喪失的情形也日益普遍。但曾有調查顯示,同為輔助器材,民眾對眼鏡的矯正視力滿意度達七成,對助聽器矯正聽力滿意度卻不到兩成,醫師估計可能與助聽器認識不足或選配不當有關。如前所述,許多人可能認為助聽器就是把聲音擴大、和重聽者溝通就得放大音量等,事實上,如同配眼鏡前需要經過驗光、專業諮詢等步驟,配戴助聽器前,也必須經過聽力測試、試戴等過程,否則助聽器不合用事小,損及殘餘聽力可說是得不償失,另外,正確的使用助聽器也必須由個人和家庭一同學習。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蕭安穗說明,許多聽障者覺得戴助聽器很吵,有人寧願回到無聲的世界,讀唇、比手語,也不要戴上助聽器。德國醫療儀器公司聽覺訓練經理薛佛則指出,部分聽障者由於腦神經許久未接受聲音訊息,乍聽聲音,非常不適應,需要透過訓練及輔導才能習慣。台北榮總聽力檢查師李宗伊說明,每位患者的聽障程度不同、對於聲音的感受度也不一樣,許多人習慣對聽力喪失者大聲說話,其實,一般人對聲音的接受範圍也許可達八十分貝,但聽障者可能只有一般人的百分之卅,舉例來說,若聽力喪失至五十分貝,患者能夠忍受的最大音可能只到七十分貝,超過即嫌太吵。李宗伊解釋,上述現象稱為「響音重振」,每位聽力喪失者響音重振的程度不同,有賴聽力檢查師評估後畫出聽力圖,再決定選配助聽器的條件,此外,助聽器耳模涉及聲音傳導與配戴助聽器的舒適等,等,選配助聽器實是一門專業而複雜的學問,並非郵購即可完成的任務。選配助聽器之後,聽障者和家人必須一同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揮最大效益,中山醫學院復健醫學系聽語組助理教授王冬梅指出,先天性聽障者必須經過訓練才了解聲音代表的意義,蕭安穗指出,老年聽力喪失者只是聽覺功能退化,不需語言訓練,但在人多場合如何選擇座位、用叉刀時如何不影響聽力等,都有賴聽力檢查師進行訓練。

#聽力檢查#中山醫學院#助聽器#台北榮總#台北榮民總醫院#老年人口#聽力